园区新闻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心 > 园区新闻

【农业资讯】现代农业园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4-08


图片
近几年,现代农业园区在[敏感词]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市场上得到了验证,这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
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
十四五时期,现代农业园区将担负更大的任务,不仅要促进我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同时还要承担打造农业强国的重任。如何实现这一世纪重任?那就要实现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图片

 “科技+市场”决定种什么  

图片
图片


建好现代农业园区,选准产业是前提,科技和市场是关键。 
有的地方依靠行政命令,园区产业政府规划为“A产业”,但业主、农户的发展意愿是“B产业”,政府引导与农户意愿错位。 
有的农业园区产业选择盲目跟风,搞“复制粘贴”,不立足各地土壤、气候条件实际,产品也不符合市场要求。有的农业园区产业杂乱,在一个区域、一个园区规划几个甚至十几个主导产业,成规模、成气候、有效益的产业少……产业选择要讲科学,必须符合农业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据园区海拔、土壤、风向、灌溉条件等各项因素,科学选择产业类型、品种类型,做到因地制宜。 
产业确定要坚持市场导向,园区种什么、生产什么,要优先选择市场稳定、耐贮存、有加工能力的产业,而不是“拍脑袋”随意决策。产业发展要做到主次分明,明确1到2个主导产业并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适度补充发展其他辅助产业,不能搞“大杂烩”。
图片

 “业主+农户”明确谁来种  

图片
图片


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的地方建好的园区无人问津,没有业主和农户进驻。有的招引的业主是“伪业主”,引进的业主不想投一分钱,只想依靠政府项目资金。要发挥公安、金融、工商税务等行业部门作用,练就农业招商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坚决把单纯盯着政府项目来的“伪业主”挡在门外。要引进经济实力强的业主进驻园区,尤其是要督促企业及时兑付土地租金、农民务工收入,持续管护好产业,防止企业半道“甩摊子”。 
要走适度规模发展的路子,合理控制家庭农场、专合社等中型经营主体的规模,防止因“贪大求洋”拖垮业主。要盘活低产低效园,对业主发展规模较大且经营不好的园区,以及村集体经营的低产园区,要通过招引新业主、反租倒包、返田于民等方式予以盘活。要大力培育户办产业园,支持农户通过自主经营、反租倒包等方式,发展规模适度的户办产业园。
图片

 “三分建”更需“七分管”  

图片
图片


现代农业园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健全投入机制、管护机制,避免重建轻管的形式主义。 
有的地方建设园区时热情高涨,后续管理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尤其是园区基础设施因无人看管,导致“今年建、明年坏、年年修”,园区建成后便成了荒园、废园。
有的地方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园区硬件建设,在产业管护、技术服务、市场拓展等软件方面不预留资金,致使园区后续发展没有保障。要树立“谁先发展产业、就支持谁,谁发展好、就支持谁”的财政支持导向,哪里有业主就在哪里建园区,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要强化基础设施管护,坚持“谁受益、谁管护”,明确管护责任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毁了建、建了又毁。
图片
同时,财政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都要产权量化和股权量化,做到产权明晰、责任清楚。要均衡财政资金投入,产前、产中、产后都要投入,对已建成的园区“扶上马送一程”,尤其是要预留资金投入到产中、产后环节,强化全环节、全产业链扶持。 
要建立园区发展预警机制,对园区发展中存在的规模经营不适度、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且层次低等问题,要早预警、早采取措施、早处置。要积极推行“园长制”,每个园区都要成立由党委或政府负责人担任“园长”的工作专班,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
图片

 “万亩园”不如“亩万元”  

图片
图片


建好现代农业园区要明确评价标准,既要有“高颜值”,更要有高产出、高效益,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有的地方一味追求“大园区”,习惯政府大包大揽,花重金建设规模上万亩的农业园区,配套标准普遍偏低,并且助农增收效益不好。
有的喜欢走“高大上”路线,一律按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农业“洋园区”,不切实际搞农旅融合,建了很多没有实用价值的雕塑设施。
图片
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坐落于河源灯塔盆地[敏感词]现代农业示范区,总占地面积23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6.06亿元。项目集农产品现货、远期、远程交易、农产品电商和跨境电商交易、农产品检疫检测、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产品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于一体,配套有经营者公寓、农业互联网大厦、星级酒店等功能,担负河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及冷链物流的营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敏感词]的“菜篮子”供应基地,粤东北地区[敏感词]的农产品进出口基地

图片

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整体鸟瞰图

01

产地桥头堡


南上北下咽喉要地

纵享河源“五纵四横”的规划利好

项目位于粤赣高速灯塔出入口500米处,205国道就在项目门口。
河源市全面建成“五纵四横”的高速公路主骨架,五纵:粤赣、大广、东环、武深、河惠莞等,以及四横:汕湛、汕昆、河汕、河梅等四条高速公路
对于广东企业来说,可以作为北上开拓华东市场的“桥头堡”,对于外省企业来说,可以作为南下开拓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河源市将成为广东在粤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图片

02

“大菜篮子”


连续17年“中央1号文件”关注农业

“菜篮子”工程是落实十九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三农问题上升到一号战略;

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是广东省重点投资项目、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产业扶持重点项目,这一伟大民生工程,必将成为粤东北地区农产品行业翘楚;

投资行业选的好,收入自然少不了

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主营农产品业态,农产品作为人类日常必需消耗品,持续消费力强;

城镇农产品批发市场以5%左右的占地面积承担了数倍于该数值的食品类消费,稀有必值得珍藏,当前其他商业体同质化严重,愈显农产品资产之珍贵;

电商冲击下实体商业冷淡,而广州江南、深圳布吉、东莞富民等农批市场一路飙红,成交额年增长15%;

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是粤东北地区[敏感词]的农产品基地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中心,总占地面积23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4.06亿元。建成后将形成集农产品现货、远期、远程交易、农产品电商交易、农产品检测、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产品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于一体,配套有经营者公寓、农业互联网大厦、星级酒店等功能的大型农产品采购和集散中心。计划2020年下半年农产品现货交易区试营业。

03

绿色交易3.0


[敏感词]型农产品交易市场

产业升级领驭者

在规划上以人为本,科学功能分区实用便利;

引进农产品交易先进管理理念,拥有专业运营团队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经营模式。

商铺买两层得整栋

升级传统商铺模式,下层商品展示,上层办公。仓储随心所欲,实现经营空间与收益[敏感词]化。农产品现货交易区铺位面积:80~220m²,可分可合,根据需求可组合使用。使用率:80%~97% 层高:首层4.5米(具体层高以铺位标注为准).


大面宽 短进深

1:2的黄金比例

大面宽.短进深的商铺[敏感词]用!绿然灯塔物流园的商铺面宽与进深比例控制在1:2以内,这也是面宽与进深的黄金比例。使物流园的商铺成为方正实用的黄金旺铺.


三级路网结构间间通车

铺铺临街

项目内部道路采用三级路网结构设计,保障项目内畅通无阻,每间商铺均可停车上下货,形成车对铺。车对车的零转运;使商铺铺铺临街,360度无商业死角.


图片

04

科学分流 优质共享


“六大中心”专业服务

强强联合,共享共荣

物流园配套有六大中心服务,涵盖交易结算、检疫检测、信息、金融、配送、管理等专业服务。

在建的农业互联网大厦,我们计划将其打造成“深河共建农产品电商产业孵化园”,疫情当下,生鲜电商行业的崛起之势,与之强强联合,定能走向繁荣。


图片

B型保税物流中心

海关“一条龙”服务监管

物流园拟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海关为农产品进出口实行“一条龙”服务与监管。实现买全国卖全球之目的。

招商热线丨0755-72373971、0762-8668012
项目地址丨河源东源县粤赣高速灯塔出口500米
投资商丨深圳市绿然农业集团
开发/运营丨广东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

专注于自身业务领域,竭诚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印光桥西88号(205国道西)

电话:0755-82373971/0762-8668012

邮箱:2976708713@qq.com

Q Q:2976708713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河源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     粤ICP备2022054008号-1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