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新闻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心 > 园区新闻

什么是预制菜?六部门划重点!中央厨房制作的不是预制菜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4-07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敏感词]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敏感词]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等进行界定。要点如下↓↓↓
图片


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

菜肴属性看——


  • 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


  • 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

此外,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预制菜定义中强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 加热是指将食品加热到可食用状态的过程,即针对已经预加工熟制的产品在食用前的简单复热。

  • 熟制是指经炒、炸、烤、煮、蒸等将食品熟制的过程,即在预加工阶段并未完全熟制,需要彻底熟制后方可食用。

    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不属于预制菜。


如何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 加强生产许可管理。修订完善相关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提高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


  •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责令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组织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预制菜原辅料、加工工艺、产品范围、贮藏运输、食用方式等要求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图片


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有何考虑?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就《通知》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


  • 预制菜虽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消费者在菜肴烹制过程中一般不添加防腐剂,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
  • 食品添加剂“非必要不添加”“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已经逐步成为行业共识。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
  • 不添加防腐剂符合预制菜风险管控要求。预制菜在生产、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有较高要求,应当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不同类别预制菜应严格符合相应的冷冻冷藏等条件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

图片






随着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预制菜产业迎来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指引。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范围及安全标准,特别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并推广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的明示,这标志着预制菜产业将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稳步前行。


预制菜作为现代餐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便捷、多样的特点,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预制菜的安全与品质,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此次通知的发布,正是对这一课题的有力回应。

专注于自身业务领域,竭诚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

地址: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印光桥西88号(205国道西)

电话:0755-82373971/0762-8668012

邮箱:2976708713@qq.com

Q Q:2976708713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 2020 河源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     粤ICP备2022054008号-1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