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4-03
清明至,艾香绕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当清明的微风轻轻拂过,大地仿佛被唤醒,四处弥漫着春的气息,而艾草,恰似这春日里一抹独特的绿意,为我们带来别样的清新与慰藉。
清明节
/ QING MING
艾草是菊科艾属植物,别名众多,如黄草、灸草、医草等。它多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适应性强,在向阳且排水顺畅的地方均可生长,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艾草溯源:穿越时光的本草
追溯历史,艾草早在《诗经》中就已现身,“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彼时采艾或是为了药用,或是用于祭祀,开启了艾草与华夏文明交织的漫长旅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艾灸疗法逐渐兴起。名医扁鹊擅长运用艾灸为患者治病祛痛,艾草自此成为中医手中的 “利器”,凭借其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神奇功效,守护着古往今来人们的健康。
艾草:大自然的馈赠
艾草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多种用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艾草制品的广泛应用不仅体现了艾草的天然优势,也展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智慧利用。
①艾条:是常见的艾草制品,由艾绒制成,可用于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温热刺激和药效作用于人体穴位,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等功效。艾条又分为艾绒艾条、加药艾条、艾粉艾条等,其中艾绒艾条根据艾绒纯度不同,效果和烟量也有所不同。
②艾灸贴:是一种方便使用的艾草制品,无需点燃,通过贴敷在人体特定部位,利用艾草的药效和热量来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③艾草足浴包:将艾草等中药材制成足浴包,用于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等。
④艾草香囊:把艾草等香料装入布袋中制成香囊,佩戴在身上或放在室内,具有驱虫、安神、提神等作用。
⑤艾草枕:填充艾草或艾绒制成的枕头,具有安神助眠、缓解颈椎疲劳等功效。
⑥艾草锤:将艾叶等草药填充在布袋中,再用木棍等作为手柄,外形像锤子,因此得名。它结合了艾草的药用特性和锤击的物理方式,通过敲打身体的特定部位,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青团:清明前后,江南地区家家户户忙着制作青团。摘取鲜嫩艾草,洗净焯水后打成细腻绿汁,与糯米粉、粘米粉交融,包入甜润豆沙、咸香肉松或清新芝麻馅,揉成圆滚滚的团子,蒸熟后揭开锅盖,艾草与馅料的馥郁香气扑面而来,咬一口,软糯 Q 弹,那是独属于春天的味道。
青团制作流程图(源自网络)
艾糍:在岭南,艾糍备受欢迎。把艾草煮熟捣烂,加入糯米粉、白糖制成面团,裹上花生、芝麻碎等馅料,捏成扁圆形,或蒸或煎,出锅后的艾糍外表油亮,散发着浓郁的艾草香,入口软糯,甜在心头。
艾草炒蛋、蛋汤:简单却不失风味,将艾草嫩叶切碎,与鸡蛋搅匀,下锅炒熟,金黄的鸡蛋裹挟着翠绿的艾草,口感鲜嫩,营养丰富,为餐桌增添一抹清新绿意。
艾草民俗:岁月沉淀的护身符
端午插艾:“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人们把艾草挂于家门、窗棂之上,以其特殊香气驱邪避灾、净化空气。从科学角度而言,艾草挥发的香气,还具有净化空气之效,为人们营造出清新健康的居住环境,承载着传统智慧与美好祈愿 。
艾浴祈福:部分地区有新生儿满月时用艾草洗浴的习俗,寓意洗净污秽,开启健康人生;还有孩童在端午节洗艾澡,祈愿身体强壮,无病无灾,艾草在水中散发清香,滋润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在追求环保与健康的当下,艾草被赋予更多新意。它成为天然的家居清洁剂,艾草煮水擦拭家具,杀菌又留香;制成香囊放入衣橱,防虫蛀且让衣物散发自然芬芳;还被用于研发天然护肤品,利用其抗菌、保湿特性,呵护肌肤。
清明的艾草,是历史的 “见证者”,是医药的 “宝库”,是美食的 “精灵”,更是民俗的 “传承者”。让我们在这清明之际,采撷一把艾草,品味其蕴含的千年韵味,将这份绿意与美好融入生活,传承下去。